「瓦倫達效應」and「約拿情結」

Posted on 10/20/2010 by Unknown

字體大小按鈕:BIG MIDDLE SMALL


我們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成功,但是在追求成功的過程中,
我們會有什麼心態呢,

或許瞭解一下瓦倫達效應和約拿情節會對我們自己的心態有一個更深刻的認識,
從而避免不必要的失敗和挫折。

你是否有這樣的體會?明天就要考試了,我很緊張,
因為這次考試很重要,
我必須全力以赴,我不能失敗!我絕對不能失敗!

心中一直在念叨著不能失敗,可結果往往事與願違這個在心理學上稱之為「瓦倫達效應」,

就是你越是害怕失敗,那麼失敗也就越可能降臨在你身上,
就好像偉大的高空繩索平衡專家瓦倫達先生一樣,

他在上世紀50年代進行了一次重要的演出,當時還有電視轉播,
可遺憾的是,他發揮失常,從高空墜落而亡。

事後記者採訪瓦倫達太太,試圖找出失事的原因,
結果瓦倫達太太說,她的先生每次走鋼索的時候都只專注於腳下,從來不想其他,
可是在出事前,瓦倫達先生卻在上場前不斷地說
「這次太重要了,不能失敗,決不能失敗」。

而結果卻真的失敗了!

 
美國斯坦福大學的研究也證實,人大腦產生的意像往往會導致事情的結果,
就好像一個籃球運動員在罰球的時候反覆告誡自己,不能投偏了,而結果往往正是投偏!

所以,在生活中面臨重要的時刻,
我們要學習平常心,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以免臨場表現失常!

我們如何運用瓦倫達心態於生活中呢!
如果我們是父母師長,在面對孩子的重大考試的時候,一方面要給予他最大的愛於支持,

另一方面就是不要給予他太大的期待,避免對孩子造成不必要的壓力,
別讓患得患失的心情影響他實力的發揮!

我們在渴望成功的過程中由於對自己期望過高會影響自己水平的發揮,

那麼是不是還有對成功的恐懼呢!
或許你會笑了,誰會拒絕成功呢?


可是研究卻發現,當成功來臨的時候,我們在潛意識裡有一種恐懼的心理。
心理學家馬斯洛稱這種逃避最好,降低自己的報負水平,
渴望成長而又懼怕成長的心理傾向為「約拿情結」。

約拿是《聖經》中的人物,說上帝要約拿去赦免尼尼微城人的罪行,
這本是一項崇高的使命和很高的榮譽,
也是約拿平素所嚮往的,可一旦理想成為現實,又感到一種畏懼,覺得自己不行,
想迴避即將到來的成功,想推卻突然降臨的榮譽。

我們何嘗不是這樣,當我在上大學的時候非常羨慕學生會主席能在老師面前八面玲瓏,在同學面前很有威信,所以一直想當學生會主席,終於上屆學生會主席畢業了,同學們推舉我,而我卻堅辭不居,當時不清楚自己的心態現在才明白是「約拿情結」在作祟!

毫無疑問,「約拿情結」是我們平衡自己內心壓力的一種表現。
我們每個人都有成功的機會,但是在面臨機會的時候,只有少數人能夠打破平衡,
認識並克服自己的「約拿情結」,勇於承擔責任和壓力,最終抓住並獲得成功的機會。

這也是為什麼只有少數人成功,而大多數人平庸一世的原因!

好的文章值得推廣,歡迎「轉貼」,轉貼資訊如下:
本文標題:
本文網址:

No Response to "「瓦倫達效應」and「約拿情結」"

有話要說: